主題亮點

智慧製造大數據分析平台開發與良率提升
System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analytics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yield enhancement
製造業面臨外部環境快速變化,內部需持續提升生產良率與降低製造成本等競爭壓力,各國無不積極推動工業4.0、物聯網、工業網路(Industrial Internet)、智慧工廠(smart factory)以解決製造業面臨的困難。在生產製造的複雜程序中,隨著感測技術與聯網技術的提升,越來越多的生產過程與測試設備的巨量資料得以被紀錄,包括生產歷史資料、設備感測參數資料、產品檢測資料等,除了有效率存取龐大的工程資料外,製造業更需要的是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建立預測的分析模式以提升產品良率,找到可能的關聯模式以提高生產線產出、降低生產成本。隨著對產品與製程的精密要求越來越高,提高設備工程能力與即時回饋補償是提升製造良率的關鍵,透過線上測器與量測設備資料以即時監控以提早發現設備中的各種異常,當發現量測品質偏離目標值則快速地進行調整與回饋,以減少不必要的停機與浪費與提升設備利用率。此外,為了確保生產的產品良率,製造過程中均會量測相關的品質參數與指標以掌握生產線上現況,雖然量測的結果可作為檢驗設備是否異常,然而卻可能會損失產能,因此,發展預測模型提供產品品質估計,在尚未發生異常時即馬上預警,採取對應的處理措施以確保產品良率;亦或者利用設備機台所蒐集到的參數建立預測模式,作為製程品質預測的依據。在無法對產品實際量測下,藉由機台參數以估計產品的品質,可即時偵測產品與設備狀態,並減少檢驗時間。

智慧製造研究團隊針對製造業資料特性,發展國內智慧製造大數據分析平台,整合由資料管理、分析建模、以及終端應用與視覺化,所開發之大數據分析系統特點包括:

1.           大量及時資料的擷取與分散式運算處理
2.           快速建模與預測性分析技術
3.           視覺化工具開發
4.           系統彈性維護與擴充

圖一:智慧製造雲端大數據分析平台

本研究團隊發展之製造業大數據雲端分析系統,包含:製造業大量資料的儲存與快速擷取平台生產線狀態監控與預測分析缺陷關聯參數分析資料視覺化工具。本研究團隊建立之大數據雲端平台架構可作為不同產線或廠區間資料快速彙整與儲存,產線資料的共享,所開發之大數據分析系統儲存架構為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架構,將檔案切割成固定大小的檔案並儲存在不同的機台,因此在讀取時可平行讀取藉此降低讀取時間,因為可跨伺服器儲存,資料儲存量得以有效擴充與運用。雲端的架構使得不同產線的資料達到共享,並使得生產線的調配更具彈性,相同的產品也可透過不同生產線的模型來分析預測。此外資料視覺化工具的導入,提供多元生產資訊的呈現與檢視,協助工程師即時掌握生產線上關鍵資訊。研究團隊部分研究成果已開始應用至合作廠商生產線測試使用,提供工程師良率監控與診斷之依據。
1.       本研究團隊建構特徵比對之Mapreduce演算法,基於設備感測資料的變化與生產歷史資料特徵進行比對,如圖二所示,不僅改善過去比對技術耗時難以實際應用的困難,也可分析週期性機台參數比對分析並預測生產線狀況,當發生異常時提出可靠的數據分析提供給工程師,解決過去憑藉統計量的變化作為異常判斷的依據,例如:平均、變異數等,降低誤警(false alarm)與縮短工程師異常診斷的時間。分析結果如圖三所示,提出之比對演算法基於大數據平台利用MapReduce架構平行分散運算,平均執行時間可大幅度縮短約7.5倍,使工程師得以運用更多時間在事故排除與良率提升的工作上。
圖二:設備異常比對偵測

圖三:計算效率比較
2.       以某光學薄膜製造廠為實證案例,機台參數剛發生異常時並不會馬上造成產品缺陷,當缺陷機偵測出缺陷時代表某些機台參數可能早已有問題,本研究團隊發展之大數據分析系統可及時監控產線狀況,當發生異常缺陷時,過濾可能造成異常的參數比例至5%,減少工程師逐一檢查與歸納可能造成異常的參數所需時間,可投入更多的時間在事故排除與改善方法執行上。
 (本文由本中心智慧製造研究團隊提供)

健康醫療大數據時代來臨
Big Data in Health Care
大數據(Big data)可以說是近年來最熱門的資訊議題之一,隨著生活上各式各樣隨手可得的數位化資料,且不需要太高的金錢與時間成本,即可獲得龐大的資料,因此,大數據分析(Big data analytics)儼然已成為一種協助決策的重要依據。在健康醫療領域方面,隨著生物科技與藥物開發技術的進步,更加速了醫療數據的爆炸性成長,這些資料包括基因體與蛋白質體序列、基因表達數據、轉錄體序列、蛋白質譜、蛋白質三維結構、醫學訊號與影像等;隨著生物科技的進步,許多生物研究相關儀器(例如:生物晶片、DNA & RNA定序儀及蛋白質譜儀等)皆可在成本較以往為低的條件下,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分析數據;其中,次世代定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1-2]是近年來最熱門的一項生物技術,能夠利用不到一周的時間,即可完成傳統DNA/RNA定序方法需花10年的工作,並且金錢成本也快速下降。然而,面對如天文數字般無時無刻增長的龐大數據,我們該如何去處理與分析呢?於是,近幾年生物資訊學(Bioinformatics)又再次受到重視。生物資訊是一門結合生物、資訊、統計、物理、化學等領域之跨領域科學,它的研究方向與應用範圍仍在不斷演進中,近年來本中心結合大數據、雲端運算與生物資訊技術,並成立「醫療健康大數據研究團隊」,積極切入健康醫療研究領域,研究主題包含:「個人化醫療與基因檢測」、「微生物檢測與功能性分析」、「癌症生物標誌與藥物設計」。

個人化醫療與基因檢測
美國總統歐巴馬於今年120日提出「精準醫學計畫(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預估投資2.15億美元,並表示將要募集100萬人的基因資料,透過研究不同族群、各個年齡層的個人化基因檢測,推動利用個人化基因資訊來協助治療癌症等疾病,藉由此計畫發展出更精準且全面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分析方法,此計畫將在人類歷史上再次締造突破醫學發展的地位。當天許多美國大型藥廠與生技公司高層主管亦出席會議並進行交流,包括默克(Merck)、IlluminaAffymetrixVertex Pharmaceuticals、以及羅氏藥廠投資的Foundation Medicine等,顯見推動「精準醫學計畫」,必須集結基因檢測、生物資訊、生技製藥等產業力量才能達成。從現今歐、美、亞洲各國投入生技製藥發展趨勢來看,Business Insight預估個人化基因檢測市場規模在2015年可達62.7億美金(資料來源: http://www.nownews.com/n/2015/02/05/1596288 ),主要著重在遺傳疾病與癌症檢測為主。

國內亦有多家生技公司整積極切入個人化基因檢測市場,「訊聯生物科技」所開發之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便是透過抽取孕婦的靜脈血,對其血漿中所含有的胎兒DNA資訊[3],結合次世代定序晶片和生物資訊技術進行分析,即可準確檢測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症愛德華氏症巴陶氏症等染色體疾病(見圖四)。此外,「賽亞基因」開發肥胖體質檢測產品-體質基因檢測(Weight-Related Genotyping,透過檢測特定基因位置之個人基因型,由此可區分出「脂質型肥胖」、「澱粉型肥胖」、「代謝型肥胖」、「臟器型肥胖」或「頑固型肥胖」等肥胖體質類型,並透過分析結果來給予不同肥胖體質類型的受測者,減重、飲食與運動上的建議。
 
圖四:個人化基因檢測: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
本團隊積極整合大數據(Big Data)與生物資訊(Bioinformatics)技術,搭配高通量生物晶片與次世代定序技術,進行個人化醫療與基因檢測,並積極與鄰近醫療單位和生技公司進行產、官、學合作,相關研究議題包含糖尿病引起之腎病變檢測、子宮頸癌之標記基因檢測、大腸癌之標記基因檢測、免疫細胞之活化反應路徑分析、肺結核之潛伏期標誌基因檢測與致病機制分析等。本團隊亦積極與「康健基因生技公司」合作,整合生物實驗、建構基因體資料庫與次世代定序技術所產生的大數據資料分析平台;僅需使用棉棒採集口腔壁上之檢體,即可提供客戶一次檢查,卻終身受用的個人基因檢測服務,預測難以避免的疾病風險,更與多家醫院、診所合作,為病患進行個人化醫療之相關檢測。大數據技術正開啟個人化醫療的新頁。

微生物檢測與功能性分析
在地球自然界中一個完整的環境生態系統,除了肉眼可見的生物(動物或植物)外,更多的是肉眼所看不見的微生物,包含真核微生物(Eukaryotic microbes)、細菌(Bacteria)、古生菌(Archaea)以及病毒(Virus)。若欲描繪一個真實環境的微生物群落組成,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萃取環境中的RNA後進行次世代定序,藉由比對微生物的Ribosomal RNA(rNRA)來拼湊出該環境中的微生物組成,透過生物資分析技術來進行全面性的微生物群集、活躍物種及轉錄體功能性分析與檢測,進而描繪出該環境之微生物真實生活面貌[4]。近年來本團隊整合了生物資訊與大數據分析技術,發展出新型微生物群落與功能性分析平台,旨在利用高通量生物定序技術針對特定生態環境,舉凡土壤、海水、人類消化道、女性陰道、飲料及食用產品等,進行全面性Metatranscriptomics創新分析平台之開發,使其能描繪出環境內真實且完整的微生物分佈比例及活躍轉錄體之功能與特性,可作為疾病診斷、投藥標靶及食品衛生相關檢測之主要參考依據,此分析技術更能廣泛應用於任何有微生物存在之環境。此研究計畫「利用生物資訊方法與轉錄體生物晶片探究微生物群落」更獲得科技部103年度百人拓荒計畫之補助(見圖五之研究計畫架構圖),實屬難得,也顯見此新興領域之未來潛力。

近期本研究團隊首開先例以台灣茶葉為檢測對象,進行「微生物檢測及功能性分析」,發現茶葉中的主要微生物族群是 Firmicutes Bacteroidetes,同時也為人體腸道微生物的主要類群。這兩類微生物在文獻中,被指出與肥胖有關:肥胖者之Firmicutes 比例較高,Bacteroidetes 則較為低;瘦者則反之。Bacteroidetes也被報導可抑制脂肪累積,並促進瘦素分泌。另外,VeillonellaceaeFusobacteriaceaePrevotellaceaeBacteroidaceae等菌屬則與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和脂肪肝炎(NASH)患者相關。不同茶葉品種會有不同的微生物群落,此研究提供一個不同的觀點來檢測茶葉的品質與特性!本團隊期盼能以「發展前瞻與創新技術,增進未來產業競爭力」為首要目標,希望能藉由此平台開創台灣農產品檢測之先例,促使台灣農產品兼具品質與創新,提高整體農產品之品質並享譽於國際。此平台更可應用於腸道、口腔、陰道等人體微生物生態系統檢測,或土壤、河川、空氣等環境微生物檢測,亦可應用於食物、飲料、蔬果、調味料等食品檢測,此技術更可應用於益生菌之檢測與開發。

圖五:新型微生物群落與功能性分析平台之研究計畫架構圖

新型藥物開發分析系統
近幾年全球掀起一股生技製藥熱潮,國內亦有多家生技公司進行新藥研發並進行臨床實驗,如智擎以治療胰臟癌為主的新藥PEP02、基亞以國人常見的肝癌新藥PI-88為主(PI-88擁有「雙重抗癌效果」,能抑制類肝素及血管生長因子)、永豐餘集團投資的太景生技則擁有奈諾沙星口服劑型肺炎新藥、中裕是以研發愛滋病單株抗體藥物TMB-355為主(創辦人為愛滋病權威何大一博士),然而這些藥物開發的金錢與時間成本非常高,且往往到了最後進入美國FDA臨床試驗的結果多是不符預期,對於許多中小型的生技公司而言,實在難以負擔如此大量的金錢與時間來進行產品的開發,因此結合基因檢測與藥物篩選的分析平台,成為現階段藥物開發的前端重要研發過程。

近期本團隊與「康百事生物資訊公司」合作,進行「新型藥物篩選系統」之開發,透過大數據中心之高端運算與儲存設備來進行大規模基因表達資料庫之建立,再透過個人化基因晶片之檢測數據來進行藥物篩選,可針對不同的疾病(如肝癌、肺癌、胃癌、大腸癌等)進行基因表達數據之分析並與資料庫進行比對,提供醫生進行更精準之藥物治療(見圖六)。此分析系統亦可與藥廠合作,進行大規模舊藥新用之分析,找到舊藥的新療效。台灣在中草藥方面的研究亦是世界知名,未來此系統可與中草藥開發商合作,找到中草藥在特定癌症或疾病之療效,顯見此新型藥物篩選系統之未來之市場價值不凡。

圖六:結合基因檢測與藥物開發之分析系統。
個人化醫療照護
個人化醫療照護除了基因治療領域外,近年透過資訊科技發展,大數據分析技術亦成為目前醫療照護的新趨勢之一,當中包含電子病歷系統、醫院資訊系統、政府醫療數據資料交換平台與其衍生醫療照護應用系統。透過這些系統的建立累積了巨量的臨床資訊與個人健康照護資訊,同時也使得醫療衛生領域得以利用這些巨量的臨床、公衛資料進行分析評估並提供治療處置的決策支援資訊,更提供了醫事機構分析病患個人醫療利用的情形或輔助政府機關進行公共衛生政策的規劃與制定。

醫療照護機構導為了實現大數據分析應用,許多醫療院所企圖透過資料庫即時分析,並導入各式即時監控數據設備進行資訊的蒐集與決策運用,例如行動護理系統(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 NIS)、病患RFID偵測系統、行動醫療系統以及診斷決策支援系統等等,有別於過去只有加護病房(ICU)才具備的生理徵象及時偵測設備,當下的趨勢在於藉由普及化數據蒐集設備,快速記錄病患資訊,並且透過行動裝置即時顯示結果,跳脫過去手寫病摘、生理紀錄不易存取檢索的缺點,大幅提高資訊可利用性。此外近年更有醫院藉由數據的蒐集進而開始進行醫事流程的改善,透過監控住院病患生理健康狀況,在病患住院治療期間隨時進行生理數據分析以及疾病風險評估,動態調整病人照護方針以提供個人化醫療照護與精準治療。例如過去筆者所進行之藉由多重疾病共病性(Multimorbidity)、電子化病歷(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EMR)資訊、檢查檢驗資訊、生命徵象(Vital Sign),及醫療利用(Medical Utility)之數據分析,進而分析住院病患之風險層級,使病人在住院過程中受到數位化照護,並達成在高風險事件發生前或發生當下即早進行偵測與處理,增進病人醫療安全與降低住院風險效用。

個人化精準醫療的發展與實現,仰賴生物科技、基因工程的進步,還有資通訊科技及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導入,無論任何的分析應用,都離不開最重要的資料收集與數據庫分析能力,然而在巨量資料的時代中,如何具備Tera Byte等級大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將會是掌握發展關鍵之鑰。

參考文獻:
 (本文由本中心生醫資訊資料分析團隊提供)

InnoBic論壇

CPRsouth 2015研討會
本中心與南方通訊政策研究學會(Communication Research Policy: south, CPRsouth)104826日至28日,假福華大飯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共同舉辦「南方通訊政策研究學會2015年度研討會」(CPRsouth 2015)。來自全球23個國家的資通訊政策研究人員與青年學者與會,並進行10個場次的論文發表與專題討論,開幕時邀請到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林桓副主任委員擔任大會專題演講嘉賓,本校徐澤志校長亦代表主辦單位致詞表示誠摯歡迎之意。另外也邀請亞太電信聯盟(Asia-Pacific Telecommunity, APT)副秘書長Masanori Kondo先生擔任晚宴演講嘉賓,分享亞太地區電信事業與數位匯流政策之發展現況。

今年CPRsouth 2015年度研討會主題為「不斷變化的資通訊科技治理與實踐—匯流與大數據」(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ICT Governance and Practice Convergence And Big Data),除為期三天的正式研討會外,在研討會前的2425日也舉辦「青年學者會議」,期望透過研究方法之教學課程,擴大資通訊政策研究的扎根工作。資通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數位匯流趨勢與大數據時代,讓資通訊產業政策更受到政府的重視,由於各國的資通訊政策與管制經驗有其共同性與差異性,CPRsouth 2015年度研討會便是一個提供資通訊政策研究人員互相瞭解各國發展經驗的重要平台。
本中心自 2014 2 月在教育部頂尖大學計畫補助下成立後,除積極研發大數據相關核心技術外,對於數位匯流及大數據趨勢相關的資通訊政策亦同樣關心,迄今已舉辦多場與通訊產業政策相關論壇活動,皆在國內引起產官學各界的高度重視。為加強本中心與國際學術社群的連結,進而與CPRsouth共同舉辦2015 年度研討會,增加本中心相關領域之學者有更多國際交流的機會,因此分別在此次會議中分別擔任論文發表者、場次主持人、專題討論與談人等,並在大數據研究下所產生的個人隱私與網路中立性與零費率上網(zero rating)的議題上積極分享台灣的經驗。

匯流政策時論

《自由開講》既互補又替代的OTT,政府是否管制應更三思
在數位科技不斷地演進與發展下,行動通訊設備成為使用者的隨身工具之一,其上各式各樣的應用軟體則藉由電信業者所提供的網路數據傳輸,直接對使用者提供各項服務,如:遊戲、娛樂、通訊及資訊查詢等;而這些應用軟體所提供的各項服務,便稱之為OTTOver the Top);換言之,OTT是數位匯流下所發展出來的產物(產業),因為在數位匯流之後,上述各項服務皆成為資料傳輸的一部分;換句話說,過去需要藉由電視(有線及無線)、廣播、電信等不同技術網絡才能提供的服務,現在只須依賴網際網路連線,使用者皆可因OTT而獲得相同的服務;雖然OTT所提供的服務內容並不一定是新的,但是其提供服務的方式卻是新的,且只要能連上網際網路,便可利用行動通訊設備隨時隨地取得這些服務。

在數位科技不斷地演進與發展下,行動通訊設備成為使用者的隨身工具之一,其上各式各樣的應用軟體則藉由電信業者所提供的網路數據傳輸,直接對使用者提供各項服務。

OTT的盛行,對於許多與匯流相關的產業帶來明顯的衝擊,而目前較為人所重視的,為影視傳播及電信服務。就影視娛樂產業而言,OTT上可收看的內容,其實與當下電視、電影所播放的內容無太大差異,雖然在其上可收看的時間與在傳統媒體首播的時間來得落後,儘管如此,卻也打破了觀眾必須要在特定時間守在電視機前收看的慣性,讓使用者隨時隨地可以收看最新內容的重播,讓傳統媒體藉由收取廣告費用的營收模式受到挑戰;而在電信服務方面,尚未數位匯流時,電信業者可藉由同時提供語音及網際網路連線等服務的方式收取兩種費用;但各項通訊軟體(如:line skype)紛紛出爐後,除了讓傳統電信公司的語音及簡訊服務需求大幅降低外,也讓其逐漸被迫轉變成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而這些產業環境的轉變,更因為行動通訊設備的普及而日益明顯。

面對這樣的產業變化,有些人認為,OTT既然以新的技術提供各項匯流前的服務,那麼在公平性的前提下,若這些服務在數位匯流前有個別管制法規時,則相關的OTT廠商也應該受到類似的管制;例如:就提供語音服務的通訊軟體來說,其提供的通話與傳訊功能屬於過去電信法所規範的內容,因此OTT業者如果要提供類似的服務,則也必須遵守相關規範、取得相對應的營業執照使可營業;而提供各項影音娛樂節目者,則應受到廣播電視法的規範,並在內容使用時應特別尊重智慧財產權。

OTT既然以新的技術提供各項匯流前的服務,那麼在公平性的前提下,若這些服務在數位匯流前有個別管制法規時,則相關的OTT廠商也應該受到類似的管制。

這樣的論點,看似有理,但筆者卻認為,應該更審慎地思考此一問題;因為OTT各項服務的出現對於這些傳統產業並非只有替代關係,也有互補的作用;若貿然對這些OTT業者進行各項匯流前的管制,則對OTT來說則相當不公平。舉例來說,若沒有OTT的各項服務內容,民眾是否會樂意於使用行動通訊設備來上網則仍可能是一個問題;OTT的大量出現,使得行動上網變得有趣,並漸漸變為使用者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因此幫助電信公司的網路市場,從家庭擴展至個人,擴大了其消費基礎與收入來源;而對於影音娛樂內容來說,既有的收視人口可用之來追進度,並在口碑效應下拓展新的收視人口,進而擴大了節目收視群;換句話說,OTT對於傳統電信業及影音娛樂產業等並非只有競爭關係,且亦存在相輔相成的互補關係,因此若相關單位貿然地進行管制,則對於OTT的業者來說也不盡公平,更不用說管制對於OTT服務之創新所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因此,筆者認為,由於OTT與數位匯流前的產業間具有既替代又互補的雙重功能,若要對OTT業者進行管制,則在政策思考上應更加謹慎;而在考量管制執行成本的前提下,交由OTT業者與受影響的傳統影視娛樂及電信業者間自行協商討論彼此的利益分配,可能比政府直接進行市場管制還來的有效率,並且可避免「扼殺創新」的惡名;值此「數位匯流大法」即將問世之時,期望政府有關單位在OTT的部份能夠多所參酌。(全文)
( 本文作者:本中心陳志成教授。自由評論網/2015-07-30 )

媒體評論-反媒體壟斷 原來是跳板
隨著中嘉有線電視三度宣布出嫁,媒體併購這問題又浮上檯面。如同第一次的新郎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及第二次的頂新集團一般,中資問題還是糾葛不休。尤其大選將屆,台聯黨又質疑買家之一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具有中資,要求NCC嚴審併購案。另雖仍有質疑併購會影響言論自由的聲音,但相較旺中案掀起的鋪天蓋地反對聲浪,此次實是小巫見大巫。可見中資才是反媒體壟斷的關鍵。

到目前為止,沒有嚴謹的學術論文「成功」的證明媒體併購後會導致言論多樣性的縮減。美國近幾年媒體併購案沒有一件是因為喪失言論自由而被否決的,因為FCC知道要證明言論多樣性和其變化何其困難。反觀台灣,台灣大蔡明忠家族以個人資金併購凱擘,但這幾年有發現明確影響言論之情事嗎?其實台灣電視新聞台有十餘台,各隸屬於不同財團,新聞報導及談話性節目長期以來卻只有藍綠兩種言論,說明了媒體產權與言論多元性間沒有必然的關連性。

故我們對媒體併購應從市場競爭的角度切入。此次遠傳入主中嘉之性質最接近2010年的大富併購凱擘案,同樣是行動電信業者結合有線電視系統,但其量體較小。當年大富併凱擘是電信業的老二併有線電視的老大,而今遠傳併中嘉是電信業老三併有線電視的老二。

同時台灣大當時已有台固有線電視,也經營頻道,比現今遠傳的媒體參進度還高。另近年來新媒體崛起,有線電視市場的占有率也等比例縮減,使得遠傳中嘉之結合對市場的影響小於大富凱擘案。就此而言,因電信與有線電視皆屬私產權,無法逕行要求業者配合政策,故如能利用審議業者併購的機會,以附負擔方式,使業者承諾並履行政府政策,或能快速達標。

NCC核准大富凱擘併購案的附負擔之一就是實踐有線電視數位匯流時程之承諾。其旗下南天有線電視是全台最早達到全數位化的系統台,也帶動其他業者急起直追,使得整體有線電視數位化的比率已達82%,不可不謂併購與產業發展間衡平的功勞。

4年前反媒體壟斷運動的發起人黃國昌,又趁此時質疑是國民黨黑手阻攔媒體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的通過。事實上交通委員會於1026月間審查此案後送朝野協商,就再也沒排上議程了。

NCC所提法案中,第1722條涵蓋禁制無線廣播、無線電視、有線電視、衛星頻道、紙媒等6種結合的排列組合,其中又有各項市占率門檻,形同鋪天蓋地畫紅線,企圖把媒體社區化、極小化。朝野政黨都知道把媒體越切越小不符經濟效益,只會讓本土媒體越難生存,藍綠皆然。
所以當反媒體壟斷聲浪逐漸消褪,不再占據媒體版面,泛綠政治人物既已對選民有所交代,也就不再堅持到底了。這就是為什麼反媒體壟斷運動曇花一現,只成了新一代政治人物躍上舞台的跳板。(全文)
 ( 本文作者:本中心周韻采教授。中時電子報/2015-08-14 )

焦點評論:柯P繼續LINE 將出大紕漏
專門督導公務員上班勤惰的市府政風處,某高級主管竟誤用柯市長酷愛的「台北市政府輿情網」LINE群組,回應配偶炒股訊息;這起意外誤傳事件不容小覷,試想:在市府如此繁多的群組中,公務員於上班時間討論私人事務的情況相信不在少數,柯P能夠全面掌握嗎?再次暴露了柯P過分迷信LINE的毛病,根本無法掌握公務員執行公務的實際情況。

只看到LINE上的文字,無法親眼看到公務員執行公務的心態,這是LINE治理上的嚴重瓶頸;這可以解釋何以我國許多縣市首長雖然都有建置facebook, LINE等官方群組,卻寧願採行「走動式管理」,因為目睹現況才能感同身受,感同身受才會做出正確決策;過分依賴LINE治理市政,容易陷入App迷惘中而無法盡早熟悉市政狀況。

不適用於危機處理
P於蘇迪勒颱風期間,振振有詞地說,他使用LINE進行災情的指揮調度,效率甚高並無不妥,但問題是部屬可能傳達錯誤訊息,而柯P也可能是在睡眼惺忪時操作LINE,更何況誰能把握部屬在LINE上的回應態度等同於災情處理的實況呢?
LINE最大的障礙在於書寫文字的輸入速度太慢,用語過於簡化、回應文字隨便、且經常使用錯別字等,根本不適用於危機處理,但從幾次危機處理事件中,包括復興空難事件,柯市長都不厭其煩地使用LINE來指揮調度,相當少見。基此,本人有理由懷疑柯市長罹患的是一種當代人的怪病──LINE症候群,這種症候群經常發生在個性孤僻、社交能力差的人身上,他通常不願親自面對部屬、拙於當面指揮,卻從容於看不到個人情緒起伏的─群組中。

親自觀察才是王道
LINE公司是日本株式會社所開發的產品,伺服器的掌控權在國外,故有洩露公務的嫌疑,行政院很早就通令要求各政府機關使用的公務電腦不得安裝LINE等即時通訊軟體,以避免國外即時通訊服務無法控管。

我們呼籲柯市長:如果您深愛台灣,應盡量使用工研院研發的Juiker,或者,市府人才濟濟自行研發亦可。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因為使用私人郵件處理國務而備受抨擊,導致民調下滑,美國民眾在乎的是身為國家領導者竟然「公私不分」,必須為此錯誤行為道歉。如今市府政風處高官於上班期間以公務群組處理私人事務,同樣也是「公私不分」,做出懲處是正確的。

在邁入行動網路的數位匯流時代中,柯市長千萬不要以為「有LINE萬事通」,其實這些行動通訊軟體很容易踩到公私不分的紅線,柯P遲早都會出大紕漏;惟有力行走動式管理,親自觀察與感受才是治理市政的「王道」,這不是雲端科技所能取代的。 (全文)
 ( 本文作者:本中心丘昌泰教授。蘋果日報/2015-09-11 )

媒體評論-戴季全真懂大數據?
悠遊卡公司在8月底販售波多野結衣的悠遊卡引起軒然大波,輿論大譁。

戴季全董事長及同仁在發表了「波多野結衣的形象很清新」、「發行波卡是照顧男性同胞的權益」等辯駁言論後,仍無法將此事止血,最終使出了殺手鐗:會推出波卡是用大數據演算的結果。亦即,民之所欲,波卡所在。批評者只是社會少數的假道學人士。但誠如謝邦彥教授日前發表的評論:大數據研析需要同理心,否則就會誤用。

從去年太陽花學運始,至九合一選舉後,行政院乃至各部會紛紛奉網路名人為大神,除邀請他們為首長傳授心法,言政策則必稱大數據,彷彿如此才讓人覺得政務官跟得上時代潮流。而號稱自己運用大數據的勝選縣市長們更是自信滿滿,彷彿擁有了復仇者聯盟的必勝武器──奧創。

然而,若忽略了政策制定背後的文本與在地性,即便依靠大數據決策,也有可能造成政治災難。戴季全的邏輯謬誤在於波多野結衣的高聲量是在個人連網載具上搜尋的結果,即私人空間下的瀏覽行為,並不表示大家願意在公共空間裡展現私人情欲。戴季全與其以大數據分析強壓社會批評的聲浪,不如想想他的分析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當全球一面倒地風靡大數據的魅力時,也有許多誤用的例子,突顯大數據分析非萬能的事實。Google曾嘗試以google trend的數據推估去年流感的數目,結果發現比實際的病例數高出50%左右。這顯示民眾在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會有較高的警覺,故需要更多的資訊,但不表示其罹病。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車品覺也自傲於大數據應用:以演講場合的上網流量來評定講者的水準,流量越高即代表大家對演講沒有興趣,只顧著上網。但這樣的判斷僅是單面思考,我們不能排除也有人因對演講內容有興趣,同步上網搜尋相關資訊。

戴季全除了罔顧大數據分析的政策情境外,誤用資料及研究方法卻美其名為大數據才是其根本缺失。一般對大數據的通用定義為:大量、即時及異質資料。大數據分析乃透過多樣異質的大量資料相互比對,經除錯及校正之後,呈現特定人事物的行為軌跡。以網路聲量作為決策依據,僅應用單一同質資料,不符大數據異質特性。同時聲量指標只反映了該人物或事件被關注的程度,並不能表示瀏覽民眾贊成或反對的態度。就如同八卦小報販賣腥羶色新聞時,購買率特別高,但不代表閱聽人贊同這樣的行為。

美國較先進研究網路輿論的方法,不僅量測聲量大小,還同時檢定傳播源頭,觀察其傳播途徑及速度,並結合語意及情緒分析,進一步判讀議題的正負趨勢變化,如此才能得到全方位的資訊。故戴季全單以聲量大小作為決策的依據,誤用了大數據,更誤導了民眾以為大數據就是反道德、反社會的。

這年頭凡奉為神的,若造神過了頭,即有可能從神壇跌落至祭壇,變成祭品。網路大神,不可不慎之!(全文)
( 本文作者:本中心周韻采教授。中時電子報/2015-09-11 )

大數據藍海

大數據+厚資訊
Big Data, plus Thick Data
商業商業活動幾乎無可避免地需要猜測人類的行為,例如:什麼商品可能會受到大眾青睞、什麼樣的服務最符合顧客的需求、怎樣的價格最有可能被消費者接受?猜測得最準確的公司,則最有可能在市場生存。因此,以科學的方式預測未來的大數據分析(big data analytics)變成重要的商業分析課題,姑且不論有些人質疑它對錯綜複雜的人類行為到底能有多少的預測能力,至少它以巨量資訊作為科學分析基礎,比僅僅依賴經理人的直覺所作的判斷,更可能減少一些個人決策上的偏誤。

大數據分析,對於企業獲得新資訊、了解市場的傾向、消費者的需求,可以是很有幫助的方法,但是,在多變複雜的商業環境裡,極少企業可以僅依賴數字、圖表或演算法,就全方面了解客戶的喜好或洞察使用者經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2014年三月,刊登一篇文章The Power of Thick Data(厚資訊的力量),提醒企業在追逐大數據熱潮的同時,應注意厚資訊的重要性。

什麼是厚資訊?簡單地說,大數據幫助我們發現what, where, when and how等新現象,但它無法解釋「why」: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或存在,解答why的問題,需藉重厚資訊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度觀察和剖析。Pamela Pavliscak (2015) Data-informed Product Design一書中,比較兩者的不同(如下表)。


Big data
Thick data
l What, where, when, how
l How and why
l Transactions, customer service logs, A/B. tests, social media posts, GPS
l Interviews, contextual research usability studies
l Multi-structured
l Description
l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l Relatively few people
l Collected by machines
l Collected by people
l Broad
l In-depth
l Behaviors and actions of many people
l Behavior, actions, emotions, intentions, motivation of few
l Collected as people do what they normally do
l Collected as part of a study
l People are not highly aware of data being collected
l People are highly aware data being collected
l Analysis uses statistical methods
l Analysis includes developing codes, summaries and themes
                                                                                                                             

企業若過度依賴大數據的數字、圖表分析,但忘卻觀察真實世界裡的人類行為、忽略其中蘊含的豐厚資訊,可能導致WSJ所說的:分析議題「與世隔絕」、分析結果「隔靴搔癢」的風險,因此,科技共和國(http://www.techrepublic.com/)2015年一月的報導曾說:「厚資料弭補了大數據分析的落差。」(Thick data closes the gaps in big data analytics.)。雖然學界針對大數據與厚資訊孰輕孰重的筆戰已經開打,但筆者認為,大數據與厚資訊並非兩個極化的概念,即使兩者在學術研究上存在本質上的差異,但在實務應用上宜共同存在、且相輔相成。
(本文由本中心非結構化資料分析核心技術Team A李怡慧教授提供)
食安科技 未來超市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意指食物對人民的重要性,近年來食安問題不斷發生,消費大眾開始重視食物的來源途徑,而食品業者也著重於推動食物產銷履歷,簡單來說就是從產地到餐桌間過程的完整記錄,正所謂「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從源頭把關,並建立產品資訊,透過資訊與科技的結合,食安新科技的興起,絕對是劃時代的開端、食物價值鏈的革新。

2015年義大利米蘭世界博覽會(Expo Milano 2015)的重要焦點之一,「未來食物特區」(Future Food District)。一進會場,放眼望去就可以看到架上陳列出將近1500項產品以及多台大型互動式觸控螢幕,透過隱藏式感應器,消費者只要在螢幕前揮揮手就可以看到產品的來龍去脈,包括產品的價格、產地、營養價值、熱量、碳足跡等,這個「未來超市」是由義國最大超市集團Coop和美國麻省理工感應科學實驗室共同研發,每15分鐘更新一次的大數據,用科技縮短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距離,讓消費者用更短的時間了解產品的故事,並追求友善環境與永續的觀念作為選購食物的考量。走向超市牆邊,一抬頭便可以看到大型螢幕正播放著生產者的介紹影片,結帳區上方也有著一整片巨大螢幕牆顯示著超市裡的即時動態,包括多少人走進超市裡面或者是什麼產品有多少人購買等。 

圖七:Future Food District 架上陳列與螢幕互動
資料來源:EasyEXPO

在食安問題層出不窮的時代下,義大利業者用科技顛覆人們對飲食的概念,重新定義食物的價值,以全新的商業行銷手法打造未來超市,也藉此喚醒消費者對飲食型態的理念,進而推動「飲食革命」。

參考資料
[2]      Future Food District, June 2015. http://www.expo2015.org/en/future-food-district
[3]      Future Food District for Expo 2015. http://www.digicult.it/news/future-food-district-for-expo-2015/
 (本文由電子報編輯團隊提供)